打破“神话”——真实成长轨迹
很多人都惊叹于他从小取得的成绩,跟很多孩子一样,他涉猎了大量的兴趣爱好,钢琴十级、架子鼓八级,4小时速成吉他和贝斯;
同时,又广泛学习球类、棋类、游泳等运动,几乎都达到了一定标准后,将爱好变为特长为止;
他的自驱力来自于哪?峻豪坦言“小时候哪有自驱力?都是我妈的自驱力。”
妈妈不仅有一张细化到分钟的时间规划表,还将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都列入其中,与峻豪商量着逐步推进。
他们坚定地不放弃国内初中课程,同步在周末利用半天时间学习国际课程,与培诺的教育理念和规划路径深度统一。
除了兴趣爱好,峻豪8岁起理财,用收益每年捐建一所“林卓图书馆”,如今已经坚持了近十年。
在众多爱好中,他锁定深爱的物理方向作为专业追求,初中时就完成发明专利、在知名物理期刊发表论文,并最终在培诺王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剑桥大学的自然科学方向,作为自己冲刺的梦校!
他以4年的时间跑完了别人8年的升学路,靠的是严格的时间规划与适合的赛道选择。
网友热议:藏在转发里的真实想法
进入剑桥的三个关键词
极致热爱
峻豪对物理的痴迷让他主动深入研究,甚至把课本知识‘多想一步’,这是内驱力的核心。
科学规划
从“被规划”到主动规划,峻豪从不盲目刷题,而是通过时间管理手账记录成果、定期做‘能力审计’,明确优势和目标调整。
伯乐引路
同样是剑桥毕业的学科老师,为他每周半天的“业余时间”匹配了最合理的课程和竞赛规划;
经验丰富的升学指导老师,结合他的优势和年龄,建议他从“牛津物理”转向“剑桥自然科学”,精准匹配剑桥对“天赋型少年”的偏好,让15岁入学从“不可能”变成“顺理成章”。
国内+国际双轨规划——升学智慧
双轨制是 “优势互补”,非 “二选一”。李峻豪打好国内数理基础,同时业余学A-Level课程,国内扎实理科功底助他轻松拿下A-Level A*,实现 “1+1>2”,适合目标明确、想保留升学灵活性的家庭。正如李峻豪所说“我比较习惯于给自己留‘退路’,而业余制学习正好满足我的诉求,而且国内外课程转换的时候有时候会有难度,但更多的是融合互补。”
15岁剑桥少年刷屏的背后,藏着妈妈的智慧和规划的意义
15岁上剑桥的核心是“热爱+规划+伯乐”
双轨制关键是“优势互补+精准定位”
知名大学并非遥不可及
找对方法与方向很重要
打破天赋神话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
找到适合轨道才能绽放光彩